近日,習近平總書記《論中國共產黨歷史》一書在全國出版發行。這部專題文集,收入總書記2012年11月2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間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文稿40篇。該書的出版發行對于廣大干部群眾學好黨的歷史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。近期公司組織觀看了《建黨偉業》影片使我深受感動,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,能生活在如此和平的年代里,我感到非常榮幸的,因為我知道,這些都是由先輩的犧牲得來的。要懂得感恩的心回饋祖國,我們這是不能忘了祖國是如何用生命換來的。
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”是最近幾年很熱門的一個話題,一時之間很多人都議論紛紛。其實蕓蕓眾生未必在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“初心”是什么?都是在一路走來跌跌撞撞慢慢摸索出來,沒有高大志向的普通人,唯有為自己的小家努力奮斗,但可能也存在不知道自己“初心”的狀況,庸碌的一生過了也就過了。
阿拉伯作家紀伯倫:“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。”
“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。”黨的十八大以來,在率領全黨全國人民進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長征時,習近平總書記十分珍視黨的歷史,十分重視黨史、革命史、新中國史教育。每到一地,他都要瞻仰革命舊址,緬懷革命先烈,講述革命故事。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,他回顧黨的歷史,深切懷念老一輩革命家,要求全黨“不忘初心、繼續前進”。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,他深刻闡述長征精神的本質及其意義,指出:“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,是沒有出路的民族”,必須弘揚偉大長征精神,走好今天的長征路。
“不忘初心、方得始終。”召喚中國共產黨人繼續奮斗。緬懷先烈是為了汲取力量,回顧歷史是為了繼續前進。“其作始也簡,其將畢也必巨”,正如總書記所說,中華民族的昨天,是“雄關漫道真如鐵”;中華民族的今天,可謂“人間正道是滄桑”;中華民族的明天,可以說是“長風破浪會有時”。
經過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的持續奮斗,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?,F在,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,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、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。“我們這一代人,繼承了前人的事業、進行著今天的奮斗,更要開辟明天的道路。”但是,“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后能夠永遠成功,過去的輝煌并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。”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,面臨著要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、抵御重大風險、克服重大阻力、解決重大矛盾的嚴峻考驗。要經受住新的考驗,戰勝一切艱難險阻,完成新的歷史任務,必須不忘奮斗的初心、永葆奮斗的精神。習總書記深刻警示全黨:“我們絕不能安于現狀、貪圖安逸、樂而忘憂,必須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、奮發有為”。
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就是要認真學習黨史、新中國史。今年是新中國成立100周年,學習好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斗爭史、中國共產黨100年的奮斗史、新中國70余年的發展史,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、往哪兒去,弄清楚篳路藍縷、艱苦卓絕是怎么回事,我們才能更好地前進,才能創造出無愧于歷史、無愧于先烈、無愧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! |